全省“智能制造进园区”常德站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助力提升常德市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智能制造的深化应用和全面推广,6月29日,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常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湖南省智能制造协会承办的湖南省“智能制造进园区”常德站活动成功举办。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廖廷球出席汇报会,常德市工信局总经济师田功文致欢迎辞。
会议现场
汇报会前的6月23日—24日,由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傅明带队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调研组、长沙凯士达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弟洪带队的工程机械产业链调研组,分别前往湖南金富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现场诊断,针对企业的需求、痛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开展解决方案设计与诊断。现场调研后,每位专家都结合现场调研情况,与企业进行了交流座谈,帮助企业明确目前的主要核心问题和改造目标,轮流分享相关的解决方案、建议、案例介绍及效果分析等。
汇报上,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肖晨晖解读了湖南省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新能源新材料调研组代表报告了调研成果总结;工程机械调研组代表报告了调研成果总结;被调研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开放式讨论交流。
廖廷球指出:省工信厅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体要求,立足自身职责职能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将“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十大实事”清单,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组织智能制造专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金融机构深入园区、集群,为30家以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深度诊断。
就下阶段进一步落实好“智能制造进园区”常德站活动成果,廖廷球强调:一是深化对接,完善细化方案。推动调研专家组同被诊断企业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实地调研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高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实施中更加符合企业实际。二是加强监测,确保成果落地。定期开展“回头看”,密切跟踪企业需求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落地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中存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确保好“药方”见到好“疗效”,提高成果落地率和见效率。三是抓好普及,促进推广应用。要总结智能制造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凝练出可行有效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并加快推广,推动形成因企制宜、因业制宜的智能制造发展新格局,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进而实施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常德市深入贯彻省委“三高四新”战略,着力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实施。全市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市飞沃新能源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常德中车、云锦集团、美化尼龙、安福环保等企业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常德烟厂、中联塔机等重点企业实现了智能工厂。连续三年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工业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市州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