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风采|党校一天半 阴霾被驱散
退休前,我一直从事专业工作。党校对我而言,虽然同在本市,却近乎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学员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我始终有那么一点好奇。
我曾经工作时的同事,由于工作需要,很多都先后在党校培训过,有的甚至参加多次;而我同样也是由于工作需要,在退休十一年后居然还能补上了这一课,真是好饭不怕晚哦。
下午正式授课。我环顾四周,黑黝黝的头发一片,而我这个白头翁,典型的老年新兵,似乎有点扎眼。我的脑电波与屏幕不时呼应,以驱散心中的一丝忐忑……
学习共有四个专题:
《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解读
《坚守初心使命 共建清廉机关》
《让党旗在新征程上高高飘扬——学习党的二十大新中国共产党章程》
《汇集党建力量 焕彩桑榆霞光》
此次培训,必须经过核酸检测,我去社区咨询,没想到全员集中检测时间已过,离退中心的领导便及时安排司机将我送到体检中心进行核酸检测。中心纪检员谭巍同志一直陪我到我检测完毕,将学习具体事项反复说明、并安排司机送我回家后方才离去。毛念、符贝、张仁卓等同志也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我感到离退中心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有一片真诚之心,他们对细节的把握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党校的授课,既务虚也务实。可以说,务虚是党校的专长,务实是实际部门的专项。虚实互补、相得益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样对学员而言,无疑会起到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生拉硬拽、不是焊接、而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和事物本身的逻辑要求。
理论和实际不应成为两张皮,而是并行不悖的——这样的理论才会有血有肉、才会接地气、才会有灵气。这样的理论才是绿色的,才是鲜活的。
理论的干瘪,是无法说服人的。鲜活的事例,总是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因为它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有触摸感、立体感、不文饰、不遮蔽、刀刀见血、一剑封喉。
曹建华在《汇集党建力量 焕彩桑榆霞光》专题中,列举了常德市工信局离退休中心老干部活动的诸多图片和实例,确实令人感触很深。
工信局离退中心党总支一班人思维超前、创意不断、立足干实事,不惧怕棘手问题,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努力,他们取得的成绩名副其实,也是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总之,听了党校的课程,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亮点和接地气的话不断闪现,使人应接不暇,这样的培训班是高质量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