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风采|专业技能与学术研究
专业技能有特定的范畴,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囿于专门领域,涉及面通常比较窄;而学术研究面对的是未知之境、以及一个个无中生有的全新课题,其研究路径将永无止境的延伸。
一、专业技能有助于学术研究
专业技能不等于学术,它主要解决的是应用或实用性需要;学术重点在于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的探索性活动,处于更高的原创和理论层面。技能就是技巧和诀窍。各种专业或技能的融合,就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种种各具特色的差异。
学术研究,并不等于象牙塔中的书斋式方式。学术离不开实践与实验。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使专业与技能相互衔接、有机结合,才能助力于学术成果的形成。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践经验,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是很重要的。在某些关键的节点上,学术研究成果的最终实现,往往必须借助于专业或技能的帮助。因此,这一点不容忽视。
学术研究愈来愈具有专业交叉和技能参与的特点。如果完全囿于某一专业领域,对相关学科一无所知;或没有一点操作技能,就无法产生思维的跳跃与振荡,就难以突破创新瓶颈的局限。 探索无止境。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一定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否则,就不可能水落石出。
一般而言,任何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面临自身无法跨越、无法克服的障碍。这就需要借助其他专业或技能的帮助,如此才能使科研成果得以顺利地实现。做出巨大成就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具有高屋建瓴的研究方法、跨专业跨技能的素养、敏锐的科学审美情趣、深厚的人文底蕴等综合性的素质结构。
知识杂交、专业融合、科技合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术思维常常以非逻辑、非常规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不同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它能对已有的理论提出怀疑,并能大胆设想新的理论和新的方式。学术研究能力高的人,往往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二者的结合,常常相得益彰。专业、技能、学术的交叉,有利于精神的重叠、思维的交集和律动,往往会产生茅塞顿开的效果。
某些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士,往往能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功夫在诗外”,具有很强的交叉能力——在精神上,不受任何权威或条条框框的束缚,对问题理解透彻、视野开阔、能包容各家之说,融会各家之长。学术必须创新。创新是稀缺的资源,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守成的人。专业能力并不代表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也并不一定和知识的占有成正比,也并非科学家所专有。任何人,只要在一定知识基础上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可以创新和创造。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都源于广泛涉猎多个专业领域,并将这些领域的某些材料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学术研究的过程,包括纯学术研究和操作技能的交互作用。学术成果是诸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如果相互掣肘,往往就会胎死腹中。
二、伟大的创意
创意是一种灵性;顶尖的创意,无异于是一种神性。创意是无穷多的。每一个伟大的创意,都来自于心血的煎熬。脑补与想象,是创意的良师益友。创意的素材遍地都是,创新的机会无穷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思考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都能够产生创意。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创意和契机,没有非凡的眼光和睿智的思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创意是学术研究中的神来之笔,是一把刺向平庸的利剑。凡是有价值的,一定是最有特色的,这个特色主要体现在创意上。创意拒绝耳提面命,经不起说教的摧残。只有以痴迷的精神,不管不顾、一意孤行,才能浇灌创意的蓓蕾。创意的出现是需要一定火候的,而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则是产生创意的重要因素。新颖独特的创意,是获取高层次独创性成果的前提。
世界不只是一种色彩、一种声音、一种面孔,而是多姿多彩的。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奥秘,不要沦为没有创意的灵魂。最具时代价值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创意和超越性上。一个国家应该要有大量极富想象力的人,从而才能产生大量的创意。否则,这个国家就不是一个创新的国家。人所具有的一切能力当中,提出创意的才能是最崇高的一种。它实际上是一种开拓能力,灌注在人的精神血脉中。
善于提出创意的人,大多具有特立独行的精神。创意是打破学术研究瓶颈的一个突破口,使研究者形成独有的特色,从而脱颖而出。创意的提出,往往需要逆程序或跨越程序的某些环节,完全囿于程序则会阻碍创意的产生。长期的实践,不停地摸索,才能点燃创意的火花。但一个创意摆在脑子里,不付诸行动,就永远是个创意,无法形成具体的成果。
平时应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否则一切灵感与创意,就会从遗忘的小洞中溜走。更重要的是,做笔记能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这样提出的创意,往往带来独创性成果。只有新颖独特的创意,才能进入独创的过程。独创性思维实际上是建立在采集、加工基础之上的。人们常把“想入非非”“胡思乱想”作为贬义词,其实某些很好的创意,往往离不开这些看似荒谬、实则是天马行空般的发散思维。
过分强调逻辑法则会阻碍创意的产生,造成思维的短路。某些不合逻辑的思考,充满了类比、幻想、发散和野性思维,往往是创意萌芽的征兆。循规蹈矩的生活,会凝固创意和冒险的因子。过时的规则会成为创新思维的无形束缚,当个体挑战规则时,创意就孕育其中了。学富五车的人,并不一定富有创意。象牙塔不一定是出产创意的地方。某些未曾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在社会实践中,也能提出新颖别致的创意。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是驯化教育,并且习以为常,由此形成了僵化刻板的思维模式。这是不可能产生创意的。创意应具有前瞻性、前沿性、挑战性和新颖性。因此,应该在一切无中生有的原创领域,提倡野性思维,有时不妨发扬一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愣头青精神。创意能够改变世界。创意的新颖独特,给世界带来了无穷多的新东西,使得自然界和社会不停地变动与出新。
三、学者类型及分析
学者有两类:一类是知识型学者,就是继承前人的知识,然后传播知识。此类学者虽然步入了知识的殿堂,却并没有为人类知识大厦增添一砖一瓦;另一类是开拓型学者,他们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体系性的学说,因而被称为思想家。知识型学者,绝大多数是知识的占有和诠释者,他们的东西主要是在知识层面,在这些学者的文字里,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没有灵思的闪现与碰撞,没有精神价值的坚守。
知识型学者的一部分转化成了诠释型学者。这类学者有着啃死人的癖好,将古人的那点东西不断拔高或注水,翻来覆去地倒腾来倒腾去,将自己的思维和时间耗散在这一无底的黑洞中。学者应有独立思考、独到见解和独立人格,而不是喋喋不休、陈词滥调的自我循环。当今学术领域的“二传手”实在是太多了。
开拓型学者是自己生活与思想的记录者,吸收知识的五谷杂粮,感知一般人所无法感知的东西。他们的思想触角,延伸到别人无法触及的地方,在长期地探索中,某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素材,被他们神奇般地融合与贯通起来。卓越的学术研究者,不断超越迄今为止的“知”,并在未知领域不断地探索和拓展。要想获得学术成果,就必须摆脱权威阴影的笼罩。如果依靠古人安身立命,依靠复制、粘贴、下载、诠释、图解来完成学术的使命,那么这样的学者生涯,实际上就已经终结了。
某些与社会脱节、毫无实践经验的学者,尽管可能是一个学问家,却无法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有些人的名誉实打实,但他们深知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大多低调;有的人的名誉注满了水分,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以至弄得到处丢人现眼。开拓型学者对未知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不断拓展学术的疆域,为人类的精神园地不断增添新绿。
自由思想、自由表达,是一个学者的价值所在。独创性学者都是敢于将陈腐的学术天空,搅出一片春意盎然的狂人。他们卓越的思维成果,是人类社会里程碑式的精神建筑。某些学者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把浅显的道理弄成一锅糨糊。他们的学问只是陈词滥调的堆砌,毫无思想可言。但这类学者成功率往往比较高,而且是可以成批量复制的。
学术研究,不要滞留于古人圈、死人堆中不能自拔。不要一门心思寻章摘句、考究诠释与图解,而是要说点带体温的人话,把独属于自己的思想流畅地表达出来。真正的学问,是从社会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原创高于一切精致的“二手货”。急就章一类的东西,是很难成为经典的,大多只是过眼云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解决的是通用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问题;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解决个性化、独创性和科研型人才问题。创新人才的头脑是创新的发动机,不是储存现有知识和权威结论的复印件。因此,与“学习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是迥然不同的。
四、学术贡献及评价
学术研究是对重复的突破。不夯实基础,就会缺乏后劲,难出大成果;但打基础应适度,基础是打不完的,应该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世界上没有永远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只有永远有效的观察力和辨别力。相当部分的学术成果,都是老实人下笨功夫、用土办法干出来的,而不是仅仅凭技巧和方法鼓捣出来的。学术人才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而不是全面的发展。有思想有学问的书不在于有多厚,而在于是否有思想和学术价值。学术成果的可贵,就在于它的独特的见解、全新的理论,因而能杜绝重复和因袭。
为文凭、学位、职称制造出来的论文,与那些从事实践活动、追求真知而撰写的科研论文,从心理体验上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给人一种敷衍塞责和模式化之感,后者则令人感受到了独特的真知灼见。浮躁是思维的大敌,是创新的瓶颈,是一切浅薄作品的思想基础与表现特征。经过呕心沥血的辛勤探索获得的科研成果,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是最好的回报,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或桂冠,完全不需要用形形色色的头衔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真正的独创性成果是无法重复的。在学术研究的生涯中,只要创造出世间没有的物质或精神财富,就是创造奇迹。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获得的成果是令人充满成就感的,这虽不为局外人所感知,却是每个科研人员心中的自豪。真正的学术成就,常常立于边缘处和不争之处。学术研究的要诀是寻找“相异点”,而不是寻找“相同点”或“复合点”。在学术问题上,从来不是人多力量大。相反,在一个市场分工过于简单,而思想和言论被严重管控的地方,人口越多,学术研究就越匮乏。
真正研究学术的人,他们醉心于学术本身,是不会计较功名利禄的。他们研究学问,仅仅是为了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已。如果把学术的追求与功利欲求紧紧捆绑,就会使学术精神发生偏离,真理与纯真都将消失。一个人如果功利欲求太强,是不太适合从事学术研究的。不能用知识型人才标准来衡量创新人才。真正的创新者,不会在乎知识的多寡,他们关注的重点始终放在探索上。
学术人才,是在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面对艰难险阻,他们不断激活自己的思维因子,义无反顾地朝着既定目标拼命地奔去。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总是处在不断赶路的过程中,永远行走在通往目标的征途上。学术研究是对原有知识的超越,而不是继承。创新是难以在现有知识仓库里找到现成答案的。做学问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走出自己的路——这路,通向世界。做真实的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比什么都强。学者只需关注学问之道,那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不论学问多少、缘何谋生,只要认真思考人生,并有所彻悟,就已经在精神世界里悠闲漫游了。从读有形的书到读无形的书,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必经的心路历程。不要把头衔当护身符,不要把“正确的废话”当理论,不要把工具当创新,不要把职称和学位等同于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评价一个学者,主要看其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在思想上有没有做出独特的体系性的解释。一项科研成果或一件作品本身的内涵和价值,远比一个桂冠或奖杯更有意义,更能说明问题。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应以滚动式评价为主,使科研人员永远处于前瞻性思维的行进中,真正做出一流的成就。而不是让一个学术领域的老古董,故步自封地啃一辈子的老本。学术研究者,一旦沦为了工具、而不会创造,那将是国家教育的失败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五、学术的原创性
原创性是最重要的。原创层面上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无中生有”。探索的品质源于创新精神。原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标配;雷同,是吞噬创新的不二法门。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原始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无字处觅真经,是打开心灵的慧眼去发现,从而找到现象背后的真谛。在缺乏批判与怀疑精神的地方,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弱,原创性(发明创造)能力低。多数人只知道模仿、极少创新,具有批判精神与怀疑精神的人很少。
科学探究的是未知领域,只能够在资料的基础上去假设、想象,然后去求证。判断一项科学研究的价值,当然要从最后的结果来判断,但是科学研究是一种持续的事业,甚至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科学总是要追求确定性的真理。科研探索之路永无止境,个体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创新始于怀疑,要敢于打破陈规。求新、求异、求变,是创新思维中永远不变的法则。
学术的独舞,有望孕育出博大而静雅的魂灵。学术探索者的重心在创新创造领域,而非知识领域;更不是头衔和桂冠的角力。 创新需要知识的融合与杂交、思维的交集与碰撞。通过信息筛选、素材连缀、将松散的毫无关联的素材,进行强制联系、因果联系和逻辑联系等不同方式处理,从而形成创新成果。学术的原创能力,不是靠存量知识,不是靠地位头衔,不是靠人脉关系,而是基于思维的创造力。创新与学习,不应割裂或对立起来。创新中包括学习和研究过程,学习中也包括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从而成为触发灵感的引爆器。
在探索过程中,会陷入模棱两可理不出头绪的胶着阶段,此时可吸收其他专业知识,适当进行岗位或职业转换,以拓宽思维视野,避免思维的单向性和闭锁性。思维的草根性是一种野性思维。由于它具有原初性,应通过精心雕琢,修剪思维的杂草使其完善起来。探索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生命所在。在艺术上不安分是一件好事,在学术研究上敢于打破常规,更是一件大好事!在人类历史上,应留下我们攀爬的足印,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蜷缩在古人或权威的胳肢窝里思考。
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科学假设,需要借助于创造性想象;在思想中构造出一个假想过程以及对它的解释,从而形成假说,也是想象的实际运用。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能叫人明白道理,教人思路清晰。科学精神是一种稀缺资源。科学的态度就是求真务实。要追求真理,实现学术创新,一定要能够打破成见和门户之见。科学的理性既是创造性的呈现,又富有人文精神的内涵。当人们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全社会的科学理性充分表现出来时,当愚昧、无知、野蛮等远离人们时,社会的人文精神便会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书目
1、 熊振华著《思维价值学》北京:线装书局2009
2、 熊振华著《创新思维学》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
(此文载《科学家》2024年第八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